北京時間9月18日,據《日經亞洲》報道,蘋果公司已與供應商進行洽談,探討在中國臺灣地區建立一條可折疊iPhone試生產線的可能性,目標是在印度量產該設備,明年發布。
據知情人士透露,蘋果的目標是在2026年把總手機出貨量提升10%,并認為推出一款備受期待的可折疊機型將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。
知情人士稱,蘋果與供應商進行討論背后的想法是,借助中國臺灣供應商的工程資源與產業生態,建立一條小型試點生產線,以驗證設備,并對制造可折疊 iPhone所需的參數和工藝步驟進行微調。
一旦這些環節全部敲定,該流程將被復制到印度,用于可折疊iPhone的大規模量產。知情人士稱,這種做法將縮短蘋果在生產可折疊版iPhone上的學習曲線,并有助于確保印度的量產能夠順利展開。蘋果規劃的“中國臺灣—印度”生產戰略,旨在緩解風險和物流障礙。
知情人士稱,蘋果供應商已經看上了中國臺灣北部城市的一塊地,用于規劃中的試產線,但他們補充說,該計劃尚未最終敲定,仍可能有所變動。他們還指出,即使只是試產線,中國臺灣在iPhone生產方面依然面臨土地和勞動力資源有限等挑戰,而一條試產線大約就需要1000名操作員。
知情人士對《日經亞洲》表示,蘋果已告知多家供應商,該公司預計可折疊機型的推出將帶動整體iPhone的需求,包括非折疊版本。對于蘋果來說,要想實現明年的手機生產目標,確保新形態機型的生產順利進行顯得愈發關鍵。
據知情人士透露,蘋果初步計劃在2026年生產約9500萬部下一代iPhone,創下近年來新高,比2025年增長10%以上,這將使得明年所有機型的總產量超過2.4億部,較今年增長約10%。
截至發稿,蘋果尚未就此置評。